度潼关

潼关西去入秦京,今古人多此路行。

谁料不缘名利客,黄尘扑面听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作为古代交通要道的独特景象与深沉意味。诗人释宗泐以“度潼关”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

首句“潼关西去入秦京”,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潼关作为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诗人选择从西往东的方向来描述,既体现了潼关在古代交通中的战略地位,也暗含着对过往历史的回顾。

次句“今古人多此路行”,将时间维度引入,强调了潼关作为历史长河中不断有人来往的通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里都是人们迁徙、交流的必经之地。这一句通过“今人”与“古人”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后两句“谁料不缘名利客,黄尘扑面听车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那些并非为了名利而行的人,在这黄尘滚滚的道路上,也能听到车马的喧嚣。这里的“黄尘扑面”不仅描绘了现实中的景象,更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旅途的不易。而“听车声”则暗示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脉动和世界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潼关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反映了对过往与现在、名利与平凡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地理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关于追求与平静的哲思之作。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陇头

帝遣山人远入戎,半年情绪客程中。

陇头流水今朝别,人自西行水自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兰

溪寺曾栽数十丛,紫茎绿叶领春风。

年来萧艾过三尺,白首看图似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画

閒门寂寂掩芳春,坐看梨花带雨新。

鸟自白头浑不觉,可堪啼向白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偶作

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荷叶半池菱。

匡床曲几坐终日,万叠青山一老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