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赵尉

细草轻烟画出愁,一船明月大刀头。

苔痕欲暗蓝田记,枫叶正寒江渚楼。

无酒可浇鹦鹉赋,有山频典鹔鹴裘。

功名正恐不免耳,拄笏练溪南北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抒发离愁。"细草轻烟画出愁"中的"细草轻烟"象征着春天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情感之细腻与愁绪之轻烟;"一船明月大刀头"则是用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以及送别时那份割舍不忍的心情,"大刀头"或许暗示着分离带来的痛楚。

"苔痕欲暗蓝田记"中,"苔痕"指的是青苔覆盖的痕迹,而"蓝田记"则是古时用来记录土地疆界的一种方法,这两者结合起来,似乎在诉说着时间流逝与自然变化下的不舍。紧接着的"枫叶正寒江渚楼"则描绘了秋天枫叶转红的景象,以及江边高楼之下的萧瑟氛围,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孤寂。

"无酒可浇鹦鹉赋"表明诗人在送别之际,没有酒水来洗涤愁绪,只能通过写诗("鹦鹉赋")来抒发心中之忧。"有山频典鹔鹴裘"中的"有山"指的是远行者将要攀越的高山,而"频典"则是频繁地整理,"鹔鹴裘"则是一种以鹔鹴鸟皮制成的温暖衣物,这句暗示着旅人即将踏上艰难之路,诗人为其准备了保暖之物。

最后两句"功名正恐不免耳,拄笏练溪南北秋"中,"功名"指的是仕途上的成就,而"正恐不免耳"则表达了一种对功名的担忧和恐惧。"拄笏练溪"是拿着手中的笔墨在溪边勤勉写作,而"南北秋"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送别时那份复杂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朋友离去所留下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送别薛丞(其一)

肯为祁山住,晴浮草木春。

溪晴随砚转,心远与鸥亲。

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

萧规元好在,传语憩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别薛丞(其二)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

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

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

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应武谕倅庐陵

乞倅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客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

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

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觉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