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送人》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楚地惜分手”,开篇即点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楚地,古时多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联系。次句“春风怅别颜”,春风本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象征,但在离别之际,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王孙草新绿,帝子竹馀斑”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借指即将远行的人;帝子,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子,此处泛指远方之人。新绿的草与斑驳的竹,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隐喻,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干主携书去,期君扬策还”两句,笔锋一转,从离别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转向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干主,可能是指即将远行的人携带的文书或物品;扬策,意为挥动马鞭,引申为归来的场景。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最后,“男儿有如此,应不滞乡关”两句,以一种豪迈而豁达的态度收尾,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表达。男儿,泛指有志之士;滞乡关,意为滞留于故乡,无法远行。这两句既是对离别的一种超脱,也是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送人》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友情之重,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