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感(其一)》由清代诗人黄家鼎所作,通过对秋风、泪水、烽火、山崩等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深切感慨。
首句“消夏诗成墨未乾”,描绘了诗人夏日创作完毕,墨迹未干的情景,预示着接下来的诗句将充满情感的深度和力度。接着,“秋风吹动泪阑干”一句,以秋风起、泪水涌动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忧郁,秋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喻着世事的无常。
“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两句,通过对比辽左连城的回归与台中半壁的沦陷,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深切关注和忧虑。辽左的胜利与台中的战败,形成鲜明的反差,凸显了时局的复杂与动荡。
“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墩烬葫芦象征战争的痕迹,野火燃烧,山崩地裂,八卦图随水流散落,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混乱。
最后,“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两句,以云林图画、沙莲水等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可能消失的担忧。膏腴之地象征富饶与和平,但在这动荡的时代,这样的美好是否能够长久保持,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