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端臣游荐福寺禅院

相期采真游,骤得青莲界。

戴公旧栖隐,缔构化祇裓。

古老张祖乘,参儿走巾瓶。

百年沸鱼鼓,牡□联青冥。

白门三面水,天末蘋风起。

衣重褰湿云,苔幽凉屐齿。

南来双舂锄,乾雪点晴湖。

怜渠足闲淡,恍欲与之俱。

蟹眼课谷汲,分饷云腴泣。

落日转金绳,林暝归鸟急。

束身事幽讨,税驾苦不早。

及兹一冁然,微君孰颠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端臣一同游览荐福寺禅院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相期采真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真实、纯净的生活愿望。接着,“骤得青莲界”一句,以“青莲界”象征清静、高洁的境界,暗示了禅院的环境之美。

“戴公旧栖隐,缔构化祇裓”两句,通过提及古代隐士戴公的故事,进一步渲染了禅院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隐逸氛围。“古老张祖乘,参儿走巾瓶”则描绘了禅院中长老与年轻僧侣的和谐共处,体现了禅宗修行的传承与延续。

“百年沸鱼鼓,牡□联青冥”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禅院周边的自然景观,鱼鼓声与山川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意境。

“白门三面水,天末蘋风起”描绘了白门(可能指寺院)周围环绕着水面,远处的蘋草随风摇曳,展现了水乡的柔美风光。

“衣重褰湿云,苔幽凉屐齿”两句,通过衣物沾湿云雾、石阶上苔藓的描写,表现了禅院环境的湿润与幽静。

“南来双舂锄,乾雪点晴湖”描绘了南来的农夫在湖边劳作,湖面上点缀着干燥的雪花,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怜渠足闲淡,恍欲与之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淡泊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蟹眼课谷汲,分饷云腴泣”描绘了僧侣们汲水煮茶的情景,以及分享食物时的温馨画面。

“落日转金绳,林暝归鸟急”描绘了夕阳西下,金色的光线穿过树林,归鸟急匆匆地飞回巢穴,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宿的意境。

“束身事幽讨,税驾苦不早”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更早地深入探索禅院的幽静之处而感到遗憾。

“及兹一冁然,微君孰颠倒”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满足与感激,同时也对友人的陪伴表示感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禅院生活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叙旧赠董承君

摇摇不根舟,瀰漫随所适。

朝辞吕梁险,暮骇瞿塘迫。

长波送日月,漭与云海隔。

晚从天末归,良愧故人识。

夫子吾土杰,久任词翰责。

刺手翻天浆,洒作吊古墨。

班班出素蕴,想见豹姿泽。

忆昨长淮壖,半面欣相得。

君时天涯官,我亦西风客。

薰弦破愁颜,爽抱洗连璧。

吴岑刻玉瘦,吟对挹佳色。

颓年瞥眼过,十见溪草碧。

钟陵旅学子,官况秋蝉翼。

彯撇愧西崦,吊影心恻恻。?魖竞揶揄,甚者得鸱嚇。

由来次公狂,仅免陈遵谪。

敢意今者见,依然得江国。

乡情比重裘,暖气回肘腋。

南闾与东阡,间蹑车马迹。

古人重交契,远有千里忆。

连墙彼何人,老死不相觌。

张陈汩势利,光初竟何益。

青原秀撞天,螺水蓝膏擘。

襟期方未央,更约浮我白。

形式: 古风

送邢清臣赴左选

泊舟梅林浦,解缆墨潭湾。

层波日日生,双桨那得閒。

庞眉青翰客,相与春风还。

江梅吹欲尽,江柳未胜攀。

无以持赠君,对君成强颜。

官况斩新好,晚步非间关。

直北清梦多,半落夷门山。

慇勤尺素语,毋为鱼鸿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真藏主赴泐潭乾老会中

昔别大仰巅,今逢章江滨。

浮云限南北,岁月一欠伸。

上人邦闾秀,落发早辞亲。

沧浪浴日月,初不点垢氛。

问师顷何事,学佛苦宾宾。

纳踵不辍屦,无乃大劳神。

自云吾西儿,腹宝殊不贫。

是身难再得,所惜剧飙轮。

十年跻楚峤,六见匡山春。

总祐迁秀晋,谁疏复谁亲。

束身从之游,骊颔一一扪。

如疲得熟歇,似笑回孤嗔。

近闻邑别境,宝峰插高旻。

中有拔俗老,疑马驹后身。

餐风了不制,痒兴如爬皴。

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

轻于凉风翮,笠首携筇孙。

男儿贵决裂,勉哉行问津。

形式: 古风

赠前住瑞竹寔禅师

清矑上人四十馀,二十爰祝发与须。

惟桑与梓旧螺水,四维陁典卧起俱。

阳岐有嫡嗣曰勇,得法殆亦西佛如。

昂昂出世建业寺,譬土囊口纳众嘘。

金耏子有吼物志,卷钵摄筇重趼趋。

玄契妙悟似不偶,得未曾有才斯须。

生平学解一朝尽,贰负臣忽脱帝拘。

无端梅柳漏春信,成蹊桃李言略无。

顷抛瑞竹依章浒,埋照接衽最下徒。

楮衾菅席聊卒岁,末俗未觉谁龙猪。

苍岑白涧谢人境,南若楚岳旁匡庐。

斜幅绕胫凑初学,蝉联大刹知几区。

又其甚者控阛阓,金碧烂日倾国都。

如师不使正法席,笑众释子何朱愚。

玉虎蛰音久不吐,是使一世狻猊虚。

陋禅趁块掩孤唱,何啻鸡蹠堤江湖。

泸川南子素狂直,为不平者有矣夫。

虽师理自无固必,欲得垂手可后乎。

由来世事多反覆,使我北望长嗟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