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其二)

去岁清明节,天台看杏花。

凄凉今日事,漂泊野人家。

淮楚风尘暗,乡山道路赊。

倚门亲白发,反哺愧林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寒食节期间在异乡漂泊的情景,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思念。首句“去岁清明节,天台看杏花”回忆起去年清明时节,诗人或许在天台山上欣赏着杏花盛开的美景,那时的生活或许还充满生机与希望。然而,转眼间到了今日,诗人却只能在异乡的野外人家中度过寒食节,这种对比之下,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凄凉感。

接着,“淮楚风尘暗,乡山道路赊”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与孤独。淮楚之地,风尘弥漫,象征着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动荡;而“乡山道路赊”,则表达了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难以归乡的无奈与痛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外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倚门亲白发,反哺愧林鸦”两句,以家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愧疚。倚门而望,是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亲白发”则暗示了家中的长辈年迈,需要照顾。然而,诗人却无法亲自照料,只能远在他方,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愧疚。同时,将自己与林鸦进行比较,林鸦尚能反哺,而自己却不能尽孝,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内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寒食节期间在外漂泊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愧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题画

天高白露下,空山秋寂寥。

寻真入谷口,幽景如见招。

白石可砺齿,古木堪悬瓢。

为爱琅玕净,不知归路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独客

独客悲清夜,高秋托异乡。

月侵窗影白,风度角声长。

野战生新鬼,边烽照近疆。

归耕吾计决,不必问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临清亭

幽亭瞰清泚,翠巘环嵚崟。

涵波栏槛净,绕檐花木深。

游鱼弄微影,好鸟度轻音。

欢乐酬芳景,欣然会赏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胡希元归江西

落日乌纱帽,西风白布裘。

吏才兼翰墨,羁旅亦风流。

听雨留僧寺,看云忆故丘。

他乡同泛梗,那忍送归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