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一)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已知千里共,祇欠一分明。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今晚正值秋意浓,月光如我心,清澈无暇。
虽已知千里之外有人与我共享此景,只缺那一分明亮照耀。
流水映照着来去的光影,古今隐士的情怀如斯悠长。
撞钟声中灵感涌现,世间纷扰无需挂怀。

注释

来夕:夜晚。
九秋:深秋。
同心迹:心意相同。
清:清澈。
已知:已知有。
祇欠:只差。
一分明:一丝明亮。
流水:流水倒影。
幽人:隐士。
今古情:古今相通的情感。
撞钟:撞钟声。
先得句:突然有了诗思。
尘世:世俗世界。
不须惊:不必惊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精妙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夜幕降临,秋意浓重,时间流逝到一半。明亮的月光如同诗人的心迹,清澈而深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已知千里共,祇欠一分明。" 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与亲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情感,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绪只差一步之遥。这"一分明"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所期待的那一点光亮,或是希望能够更加明朗地看到彼此。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这里借用流水和它在月光下的倒影,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往和传统的眷恋之情。诗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包含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不朽情感的尊崇。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最后两句则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豁达人生的态度。撞钟,即敲击钟声,寓意于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先得句"可能是指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尘世不须惊"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对于尘世间的变迁和纷争,不必过分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超然的心态,是一篇婉约而富有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次林和靖先生梅韵

世上群芳未敢妍,独将春色占南园。

生来清质十分瘦,肯受红尘一点昏。

东阁诗成应动兴,西湖仙去谩招魂。

便须结客陪花笑,句引幽香入酒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游十洲之一亭韵

抵掌论文酒易酣,岸巾风外鬓䰐鬖。

十洲所有今之一,七步而成尔乃三。

桥压平堤波捲绿,烟封远沚草舒蓝。

閒边得侣评佳境,留与他时作美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赋顺适堂韵

万卷藏书抵万金,翛然轩宇绝尘侵。

顺时不作荣枯想,适意元无胜负心。

蒲石疏帘真道院,柏香净几小丛林。

四时剩有閒风月,醒里寻题醉里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禊帖韵

梅花旧刻字将磨,勘辨其如病眼何。

千载鼠须遗墨少,一时赝本误人多。

肯将金谷序文比,因想山阴气候和。

最喜孤居山下姥,慕名特特为烹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