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黔阳县尹杨君得远祖之墓表而祀之大偿夙昔孝思之怀因赋以诗

山顶孤坟宿草封,山根烟雨断行踪。

时危逆旅无归计,泪尽云孙谒祖翁。

五世若为风韵绝,九泉那得梦魂通。

从今夜夜黔阳月,光照坟前万树松。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远祖之墓的哀悼与追忆。首联“山顶孤坟宿草封,山根烟雨断行踪”,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墓地的荒凉景象,山上的坟墓被茂盛的野草覆盖,山脚下的烟雨模糊了通往墓地的道路,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颔联“时危逆旅无归计,泪尽云孙谒祖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无法回到故乡祭拜祖先,只能在远方默默哀悼。他眼含热泪,作为云孙(远孙)的后代,只能前往祖墓,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颈联“五世若为风韵绝,九泉那得梦魂通”,表达了对逝去祖先风华绝代的追忆以及对死后世界沟通的渴望。五世之后,家族的风韵似乎已不再,九泉之下,是否能有梦魂相通,成为诗人深沉的疑问和期盼。

尾联“从今夜夜黔阳月,光照坟前万树松”,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想象。从今以后,每晚黔阳的月亮都会照亮坟前的万树松,象征着对祖先的永恒纪念和思念。这一句将自然美景与情感交融,赋予了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持久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表达对先人的哀悼、追忆家族的辉煌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崇德道中

堤塘滑滑苦难行,旬日江南雨未晴。

桑湿漫怜蚕户闭,草深惟信水蛙鸣。

四千客路忙征棹,百二山河望帝京。

漠漠孤烟篁竹外,午鸡时复两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杨西屿少参徐兖道中即事

远客何嫌一问津,津头不是偶耕人。

北徐太守刀盘兽,东郡诸侯玉刻麟。

明月就予分半席,好风藉尔作南邻。

亦缘世路从迟算,赢得逍遥泗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钟海月约游大云山龙兴寺时八月六日也

大云山下龙兴寺,阊阖风高八月游。

巾舄故堪图九老,光华何必待中秋。

未乘白鹤招黄鹤,且拉浮丘觅故丘。

莫放清商振林木,出山重恐白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访友

一春无柰雨淩侵,渐觉晴光到上林。

花草纷纷迷旧路,江山岁岁纪新吟。

娱宾只奏钧天乐,饬妓何劳缠臂金。

不用橘中寻四老,白头嬉笑酒同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