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减字木兰花·一道士出示杜甫游春诗卷》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景的喜爱和对世事的感慨。"万物熙熙花似锦"形象地写出春天生机盎然,花朵繁盛如锦绣的美景,令人陶醉。然而,"迷了从来多少人"则暗示了这种美景容易让人沉迷,迷失自我,引出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儒流与道士,"儒流道士,几个能通天外志",指出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真正能洞悉天地之志的并不多见。"道士儒流"是对两种身份的并置,暗示两者都可能被世俗所困,难以超脱。最后,"谁肯忘情言下休"表达出一种无奈,即即使有志于超脱,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忘却尘世,停止言说,达到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借游春饮酒之事,揭示了人生的追求与困惑,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