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围

水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

围低水深岸不立,虽有木石将何施。

里正申官官不允,徵粮每岁归仓廪。

稻粮无种长菰蒲,民产陪偿官始准。

今春水涝忽无津,四分灾作五分申。

问渠何故作此弊,府州伏熟成三分。

吏胥入乡日旁午,二分徵作陪官赋。

傥逢人诉熟为荒,破尽家赀犹不补。

因此年年怕官恼,水渰水深俱不报。

东南民力日渐穷,不愿为农愿为盗。

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

水渰偿米或时稔,陪粮无奈水深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水深围》描绘了古代农村因洪水泛滥导致农业生产受损,进而引发的民间困苦和社会问题。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挣扎。

首句“水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以“水深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淹没农田的景象,仿佛整个田野都变成了湖泊。接着,“围低水深岸不立,虽有木石将何施”进一步强调了洪水的严重性,即使有木石加固也无法抵挡水势。这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

“里正申官官不允,徵粮每岁归仓廪”揭示了官府对农民的苛捐杂税,即使在受灾的情况下,农民仍需缴纳粮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接下来,“稻粮无种长菰蒲,民产陪偿官始准”描述了农民因无法种植而只能眼睁睁看着田地长满杂草,而官府才开始允许他们以赔偿的方式减轻负担。

“今春水涝忽无津,四分灾作五分申”点明了今年洪水的严重程度,灾害的影响比以往更加严重。接下来的几句“问渠何故作此弊,府州伏熟成三分。吏胥入乡日旁午,二分徵作陪官赋”表达了对官府政策的质疑和不满,指出官府在灾害面前并未给予足够的援助,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最后,“傥逢人诉熟为荒,破尽家赀犹不补。因此年年怕官恼,水渰水深俱不报”描绘了农民面对官府的恐惧和无奈,即使诉说灾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了民力的日益穷困,甚至有人选择成为盗贼。诗的结尾“东南民力日渐穷,不愿为农愿为盗。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水渰偿米或时稔,陪粮无奈水深围”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和对官府政策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农民在自然灾害和官府压迫下的苦难生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参政所藏太真上马图

开元朝野时清明,姚宋庙谋多辅成。

紫宸前殿焚锦绣,花萼楼高延弟兄。

那知暇豫生淫乐,慢舞霓裳羽衣薄。

龙漦流祸入宫墙,野鹿衔花污帘箔。

春晴并辔曲江行,回顾阿环娇态生。

绣衣珠趿如花旋,秦虢椒房恩宠新。

宫中舁出锦绷儿,兵满渔阳人未知。

一朝犯顺入宫阙,咸阳烟尘迷日月。

翠华杂沓惊尘蒙,剑阁西回渭水中。

王臣下微同列国,从此藩镇争豪雄。

人生富贵真迷途,倾城褒姒无时无。

漫道玄宗不知政,试问当年无逸图。

形式: 古风

题石崇锦障图

浴阳金谷园中花,雕玉为阑绣作遮。

琉璃器多出珍馔,玛瑙街长行钿车。

椒房涂香贮歌舞,曳珠珥翠笼轻纱。

珊瑚扶疏三四尺,王羊贵戚争豪奢。

那知花淫风雨妒,古来山泽生龙蛇。

婵娟坠楼宝珈碎,月明夜半啼惊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游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

宛平佳山水,历历蟠心胸。

忽登群峰顶,下瞰青莲宫。

长松腾翠蛟,古磴妥垂虹。

云开扶舆气,翕忽如仙翁。

我来方醉后,游览彻九重。

长啸出林杪,振袂扬天风。

愿同安期生,携手凌昊穹。

形式: 古风

廿四日出京口河冰阻舟二日方抵吕城

舟行出京口,夜宿丹阳县。

严风吹港曲,河冰白如练。

寒侵肌粟生,光耀目花眩。

连艘若胶缀,两宿冒霜霰。

素历行路难,辛勤敢辞怨。

敲冰望吕城,日倒气微转。

明旦春阳回,吾道复堪羡。

小人散阴霾,君子履刚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