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间避乱图景。诗人以“高树当门与屋齐,绿阴如画待留题”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被茂密绿荫环绕的环境之中,仿佛一幅等待题咏的山水画卷。接着,“潺湲静听湍流急,雨后飞泉咽怒溪”两句,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展现了雨后山间溪流的动态美,既有水流的轻柔潺潺,又有瀑布飞泻的壮丽景象,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也隐含了在动荡时期寻求心灵避难的渴望。诗中所营造的意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直接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体现了清末文人在社会动荡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