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斜日西沉洞庭树。
甚秋风只解,吹雨吹霜,能解得,吹我归回家去。
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一律雄心渐消与。
等摸遍阑干,开遍林花,空惹起忧务无数。
问芳草、离离满天涯,更何事孤怀,独凝故宇。
这首宁调元的《洞仙歌·其二》初秋偶作,以病中听鹃和秋风落叶为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迁。"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描绘了病弱中听到杜鹃凄厉的叫声,寓含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斜日西沉洞庭树",夕阳西下,景象萧瑟,暗示时光流逝。
"甚秋风只解,吹雨吹霜",诗人责问秋风为何只会带来风雨和寒冷,却无法吹走他的病痛和思乡之情。"能解得,吹我归回家去",直接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家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借沅江流水比喻自己的壮志消磨,"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一律雄心渐消与",江水的流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理想的消退。"等摸遍阑干,开遍林花",诗人试图排遣忧愁,却发现无处不在的花草只能引发更多的忧虑。
最后,"问芳草、离离满天涯",以天涯芳草反衬个人的孤独,"更何事孤怀,独凝故宇",诗人质问自己为何心中充满孤寂,只能独自凝视远方的故乡。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宁调元的内心世界。
不详
楚天低。四围凝望,乡关何处都迷。
担一抹夕阳如画,遥遥数点秋山,衬湘水西。
蝉声又唱隋堤。怎奈余音凄苦,无端触动愁思。
因想念,春阴乍晴天气,海棠初吐,牡丹开处,知他燕燕莺莺几许,花儿围定差池。
料归迟。繁华万般那时。
四壁秋虫叹。向孤灯、重门静掩,听残更箭。
百辈时交休说起,略略山移物换。
便各自、兽离禽散。
十事九场都一样,悔年来、不著孤游论。
差看破,世情半漫漫长夜何当旦。
待安排、一丘黄土,埋头盖面。
水复山穷谁料得,直道而今还见。
纵万死、也都无怨。
何况青蝇能作吊,只瞻韩、未展平生愿。
算此是,平生恨。
伤离别。长亭短堠相连接。相连接。
怜他今夜,断云残月。此时此恨和谁说。
角声吹变江城色。江城色。珠帘慵卷,晓寒侵骨。
伤离别。相思又值清秋节。清秋节。
停辛伫苦,几番风月。关河遍地凝霜雪。
重重并入须毛白。须毛白。繁华是也,旧情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