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二十一)

欲识穷原处,何人为指迷。

夕阳鸡犬外,桃李自成蹊。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翻译

想要了解事物的根本原因,谁能为我指点迷津?
在夕阳余晖下,村庄之外只有鸡犬声,桃树李树自然形成了小径。

注释

穷原:事物的根本原因,源头。
指迷:指点迷津,引导,解答疑惑。
夕阳:傍晚的太阳。
鸡犬:农村常见的家禽和狗,象征乡村生活。
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好的事物或人才。
蹊:小路,这里指自然形成的路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二十一首。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寻求真理的探索和寻找导师的渴望。"欲识穷原处"表达了对事物本质或宇宙真理的探求,而"何人为指迷"则反映出在追寻过程中感到迷茫,需要指引。接下来的两句"夕阳鸡犬外,桃李自成蹊"运用了田园景象,暗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如同夕阳下的乡村生活一样自然显现,无需过多的外在引导,只需静心观察,自然会发现其内在的道路("桃李自成蹊"源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好的事物自然吸引人们前来)。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内省与自然领悟的哲理。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二十)

季咸曾相壶丘子,随变难分亟自逃。

输与高楼凝望者,烱然明可察秋毫。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颂古一百首(其十八)

事到无心不苟欺,乌玄鹄白尚怀疑。

自非亲见黄头老,争敢逢人泄漏伊。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首(其十六)

万仞崖头拚得去,不知何处觅全尸。

业风吹起再苏醒,却问如今是甚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首(其十五)

行吊先桃茢,丧车后纸钱。

老胡门下客,宁可入黄泉。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