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国贤还治许州

许州太守西南来,五马双旌何壮哉。

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

忆君醉下琼林宴,独向中原领州县。

使节宣恩处处周,停轺问俗村村遍。

州当要路多舟车,居民十室九已虚。

亦知听讼事非急,任道催科政不如。

我方闭门读古书,闻渠此语重欷歔。

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

京城六月淫雨馀,漂没禾稼倾民庐。

坐令神州赤子百万辈,啼饥忍冻塞路衢。

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

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

吾闻杞忧天嫠辍,纬抱牟心挥贾涕。

敢言民社非我图,耐有閒情为君计。

大河南北多荒田,三年水旱相缠绵。

江流转徙无定所,直指梁汴窥藩垣。

谁将只手障百川,向来议者塞与迁。

问君此策竟安出,自言地疏官复小,有口不敢如河悬。

兹州自古无水患,亦有平原沃壤遥相连。

古称苛政猛于虎,或者有患如水然。

息争止暴是君事,百姓方赖太守贤。

赐金赠秩岂足为子望,望子不在文章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中描绘了邵国贤作为许州太守归来的场景,以及其在任期间的种种事迹和对民生的关注。

首句“许州太守西南来,五马双旌何壮哉”,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邵国贤归来的壮观景象,五马双旌象征着他的尊贵身份和威严形象。接着,“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两句,赞扬了邵国贤不仅是位高权重的官员,更是才华出众的人才。

“忆君醉下琼林宴,独向中原领州县”描述了邵国贤在任期间的勤勉与担当,他不仅享受过奢华的宴会,更独自承担起治理州县的责任。“使节宣恩处处周,停轺问俗村村遍”则进一步强调了邵国贤深入民间,关心民众疾苦的工作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州当要路多舟车,居民十室九已虚。亦知听讼事非急,任道催科政不如”揭示了当时许州的困境,人口流失严重,政务繁重,但邵国贤并未因此而忽视民生问题,反而更加关注百姓的生计。

“我方闭门读古书,闻渠此语重欷歔”表达了诗人对邵国贤行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忧虑。接下来的几句“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追逐名利的现象,反衬出邵国贤的高尚品质。

“京城六月淫雨馀,漂没禾稼倾民庐”描绘了京城遭受自然灾害的情景,百姓生活困苦。而“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则批评了那些只顾个人享乐而不关心民生的官员。

最后,“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有更多像邵国贤这样的官员能够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全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邵国贤的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一)武湖春色

春来武湖绿,春去武湖深。

清波带碧草,幽鸟啼芳林。

宁独知春来与春去,长在武湖湖上住。

形式: 古风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二)案山晓翠

远山青,青玉案,气漫漫,开爽旦。

君不见乐游原上易黄昏,夕阳虽好空魂断。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三)三寺雨钟

朝钟晴,昏钟雨。朝钟满空山,昏钟遥遥不知处。

山僧报客客不来,又逐溪风过溪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四)六桥晴市

六桥东西南北水,桥为村,水为市。

昨日雨多今日晴,高楼翠幔纷纵横。

摇湖船,卧明月,归来梦作杭州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