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彭舍人罢徐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

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重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

泪入长江空几许。双洪一抹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九里山前延伸着漫长的路,流水冷漠,只任行人渐行渐远。
道路曲折,太阳西沉,连绵的山峰仿佛在阻止回头张望。
流水带走了花瓣,却留住了花香,被子已冷,香气消散,只剩残妆斑驳。
泪水融入长江,又能有多少痕迹?那双曾经的痕迹如今再也找寻不到。

注释

九里山:形容山势连绵。
千里路:极言路途遥远。
流水无情:流水没有情感,指其冷漠无情。
行人:行走的人,此处指离别之人。
河回:河流曲折。
寒日暮:寒冷的傍晚。
连峰:连续的山峰。
重回顾:回头看。
水解随人:流水带走。
花却住:花儿却留在原地。
衾冷:被子寒冷。
香销:香气消失。
泪入长江:眼泪流入长江。
空几许:又能有多少。
双洪一抹:曾经的痕迹。
无寻处:再也找不到。

鉴赏

这首词以"九里山前千里路"起笔,描绘出一幅开阔而漫长的离别场景,展现出送别的道路之遥和情感的深远。"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运用了流水的意象,暗示了离别的必然与无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路转河回寒日暮"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夕阳西下,寒意渐浓,连绵的山峰似乎也在阻止着彭舍人回头望向送行者。这句寓言般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离去后孤独无依的想象。

"水解随人花却住"将流水和花朵赋予了人的情感,流水仿佛懂得人的离愁,而花朵则因人去而停留,寓言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哀伤。"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通过描写环境的冷清和女子妆容的残破,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彭舍人离去后生活的凄凉想象。

最后两句"泪入长江空几许,双鸿一抹无寻处"以泪水融入长江的壮丽景象收尾,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无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友人踪迹难觅的深深忧虑。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词人对彭舍人深深的离别之情。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十二)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青春欲动群芳竞。

林声鸟语带馀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重门深院帘帷静。

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句(其四)

白鸟过林分外明。

形式: 押[庚]韵

句(其二)

磊落金盘荐糟蟹,纤柔玉指破霜柑。

形式: 押[覃]韵

句(其一)

闻道新文能入样,相州红缬鄂州花。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