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陈生作大字用布帛随手为之此法出江南李后主号撮襟书生不知也》。诗中通过描述陈生以布帛作大字的创新方式,表达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首句“新裁犊鼻似相如”,以陈生模仿司马相如的风格来创作大字,暗示了陈生在书法上的创新与尝试。接着,“祇合临池兴有馀”一句,点明了书法创作需要的环境和心境——临池而书,方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年少莫谈惊座事,几人能爱撮襟书”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年轻书法家的期望与担忧。告诫年轻人在创作时应避免过于哗众取宠,同时指出真正懂得欣赏和喜爱这种独特书法艺术的人并不多。这反映了作者对传统书法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创新与传承之间平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尝试,还蕴含了对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期待与指导,体现了王世贞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