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孙烛湖秋夜有感

忽作清宵梦,非关世累长。

月随花影转,水照木阴凉。

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

明朝须洗耳,秋意过寒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之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花影、流水、山色等自然元素的和谐交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首句“忽作清宵梦”,仿佛在不经意间,诗人踏入了一个清凉的夜晚梦境,引人遐想。接着,“非关世累长”一句,点明了这并非因世俗烦恼而生的梦境,而是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月随花影转,水照木阴凉”两句,生动描绘了月光与花影、水面与树荫相互映衬的景象,月光如丝般轻柔地洒在花上,随着花影轻轻摇曳;水面则映照着树荫,形成一片清凉的世界。这种光影交错、动静结合的画面,既美不胜收,又富含哲理,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浴露千峰碧,梳风两鬓苍”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山峦与人物,千峰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碧绿,仿佛大自然在为它们精心打扮;而风吹过,似乎为人的双鬓添上了岁月的痕迹,苍老而深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生命更迭的主题。

最后,“明朝须洗耳,秋意过寒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在经历了这一晚的宁静之后,诗人希望在第二天清晨,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以更加纯净的心态去感受自然的秋意,以及那寒螀(蝉)的鸣叫所传递的季节变换的信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9)

高鹏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其一)

木落山高秋去后,犬惊人语夜深时。

小舟满载离愁重,惟有孤鸣寒雁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舟中(其二)

一水分流无限曲,两山相对不知名。

渔翁夜半归南陌,认作中流击楫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秋晚

断云送归雁,斜阳明晚枫。

西风洒双鬓,醉倚危阑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春闺怨

细柳轻烟锁画楼,楼中人去水长流。

琵琶声断梅花落,别是春风一种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