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以李生和谢公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接下来,“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描绘了湖面倒映着天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美。“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则通过山峦与湖水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这一句引人深思,暗示了在沉默中往往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道理。“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广阔与个人存在的渺小。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将个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强调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文学艺术的推崇。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则是对生活的态度,选择平静地面对,随遇而安。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再次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宽广与自由。“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则以划船破浪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最后,“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美的歌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