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

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

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

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

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

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

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

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

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以李生和谢公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接下来,“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描绘了湖面倒映着天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美。“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则通过山峦与湖水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这一句引人深思,暗示了在沉默中往往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道理。“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广阔与个人存在的渺小。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将个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强调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文学艺术的推崇。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则是对生活的态度,选择平静地面对,随遇而安。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再次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宽广与自由。“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则以划船破浪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最后,“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美的歌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月行

晴霞分瞑色,馀彩曳千桅。

清波濯明沙,皓月正徘徊。

风轻帆力倦,篙从绿水开。

月光随篙碎,零乱雪山梅。

忘却子猷棹,山阴访戴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对渔者

施罛不得鱼,明月罛中走。

对月不得酒,扁舟月中守。

恼乱月中人,相从渔者偶。

子归结网来,我将谋诸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明月五更船

桃华三月水,明月五更船。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

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

流莺枝上语,无端出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中夜声色

回合依山树,舒迟来水风。

山断云能续,水去月无终。

蛙鸣隔岸野,狗吠密林中。

渔舟夜不系,随流跃明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