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岁暮寿春道中五首(其五)

有客有客垢发须,羹魁挂鞍无宿储。

翘心北阙比寒藿,它日南山抛旧庐。

逆旅丈人真脆意,揖我下床邀踞垆。

悠悠高门击鲜子,萍匏殊根勿诮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旅途中的遭遇与心境。诗中以“有客有客垢发须”开篇,形象地刻画了这位远行者的外貌和生活状态——头发和胡须都显得有些凌乱,表明他可能已经多日未得休息和整理。接着,“羹魁挂鞍无宿储”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客人的生活境况,他可能在旅途中连一顿饱餐都难以获得,更不用说住宿了。

“翘心北阙比寒藿,它日南山抛旧庐”两句,表达了这位客人心中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北阙通常指皇宫或朝廷,寒藿则是低贱之物,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虽身处低微,但心中仍怀有对高位的渴望;而南山抛旧庐,则暗示了他希望有一天能离开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

“逆旅丈人真脆意,揖我下床邀踞垆”则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一位旅店主人,他似乎对这位远行者有着特殊的善意,不仅主动邀请他坐下,还热情地招待他。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温情与帮助。

最后,“悠悠高门击鲜子,萍匏殊根勿诮渠”两句,通过对比高门大宅中的富贵人家与萍浮水面、匏系于树的普通植物,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感慨。高门击鲜子象征着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而萍匏则代表了平凡而自由的生活。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反思人生的不同选择与价值,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嘲笑他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因为每种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旅人的经历,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包括旅途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对权力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建阳县二首(其一)

东瓯消沉故王日,俗号剽轻如故实。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

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建阳县二首(其二)

纱民趁商市日高,红女机杼仍分曹。

双桥卧虹上下水,石脊瘦龙狂斗牢。

穑登尔场俗丰乐,匹马北客方滔滔。

转将身挂利名网,掷此故岁如腾猱。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赠相掌文廖生一首

廖生术天与,如鉴挂高墀。

能以祸福语,感动诸奔驰。

至有不旋踵,坐获百万赀。

推排鬼气夺,摈斥海岳移。

自云前十年,负术骧螺湄。

闹中出双掌,得子如沙披。

乃今十年后,所契了不疑。

况有远大语,未易论铢锱。

曾闻物外偿,不若君家诗。

吾谓廖生曰,一诗何补为。

生云等诗尔,我则如渴饥。

一诗固不惜,为生试言之。

天地有文理,俯仰自可推。

有文在其掌,乃晋鲁婴儿。

方其表异态,览者初亦痴。

生当千年后,把握论蓍龟。

顾生勿轻许,角立非生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廖相手一首

廖生得掌诀,初自庞眉缁。

束身事觇矕,羞为不情儿。

力持祸福语,倾动诸奔驰。

所至饷自倍,如贾操赢奇。

衡从辨侵射,侧正分隆庳。

天缄砉初閟,鬼觑悭幽披。

环环太史氏,抱珥司浑仪。

台舆与侯王,初不论何谁。

写照阿堵中,唯生鼓颔颐。

自云前十年,挟术骧螺湄。

伸缩殆万肘,较量但肥羸。

最晚得子掌,决眦逾灼龟。

九方揖孤骏,神睹归心师。

子姑诘奇中,曩言宁肆欺。

今者非他须,子盍偿吾诗。

冀因拂衣还,松丸染高楣。

我闻囿形质,至文从可推。

悬象丽霄极,川岳罗坤维。

逸兽别彪炳,激水生涟漪。

上饰右缯绮,高甍纷楶栭。

石鼓贵刻画,汾鼎珍陆离。

鉴灵不漫理,节焕饶丰蕤。

器敝缘有舋,玉捐因见疵。

况当筋骸束,前构了不疑。

纵理口尚验,万字胸犹宜。

握钩瑞宣父,方蓐识鲁姬。

洒壁亦公耳,刻文徒帝为。

妙寄斲轮外,如生信天资。

秋高摵万木,客灶倦孤炊。

径棹直东臂,喜动云林姿。

赠言愧非泽,聊以当瓢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