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邻几饮不至醉作江侯诗并解座客

秋云乐邂逅,拂我榻上尘。

江侯旧多信,今作叵信人。

我求江侯意,因得江侯真。

乘兴本当出,兴尽便回轮。

已诺虽可嘉,将非俗中伦。

弃言似不诚,未害方外群。

江侯不为名,名者实之宾。

江侯不为貌,貌疏意自亲。

作诗解江侯,饥渴夜复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期邻几饮不至醉作江侯诗并解座客》。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江侯之间的交往,以及在等待江侯赴约时的内心活动。

首句“秋云乐邂逅,拂我榻上尘”以秋日的云彩比喻意外的相遇,给原本静谧的环境带来了一丝生机,同时也暗示了等待的氛围。接着,“江侯旧多信,今作叵信人”表达了对江侯以往守信的怀念,与当前行为的失望形成对比,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失落。

“我求江侯意,因得江侯真”则揭示了诗人试图理解江侯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但最终发现江侯的行为并非出于真诚,而是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乘兴本当出,兴尽便回轮”描述了诗人本应随兴而行,但当兴致消退时,便应适时回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把握。

“已诺虽可嘉,将非俗中伦”指出虽然遵守承诺值得赞扬,但在世俗的规则中,这样的行为可能并不显得特别突出。“弃言似不诚,未害方外群”则表明放弃空洞的言语,更接近于真实和自然,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说,并不会造成隔阂。

“江侯不为名,名者实之宾”强调江侯行事不追求名声,真正的价值在于实际的行动。“江侯不为貌,貌疏意自亲”进一步说明江侯看重的是内在的品质而非外表,这种真诚的态度使得他与人交往时更加亲近。

最后,“作诗解江侯,饥渴夜复晨”表达了诗人通过作诗来理解江侯,即使是在夜晚的饥渴中,也期待着清晨的理解与交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诚信、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

晚下渠石阁,方辔得倾盖。

天寒畏干人,卮酒自相对。

裴侯非宿约,来预心赏会。

吾季方家居,四坐客解带。

献酬杂嘲谑,欢笑以为快。

幸无俗中士,形迹一不怪。

蟋蟀鸣高堂,岁月聿已迈。

于今鲜吏责,无所忧其外。

但当勤来顾,数醉此庭内。

良无德与汝,聊足纾慷慨。

形式: 古风

和贡甫瓜步诗

江介多悲风,川广不可越。

畏涂非吾土,游子怆明发。

群山起楚蜀,众水会溟渤。

地险自适然,天衷岂端设。

凭陵三国际,偃蹇五胡末。

非无英雄姿,于此智勇竭。

疑城尚虎踞,虏马馀饮窟。

人谋虽工拙,神物有予夺。

请陈真人朔,颇事丹浦伐。

风云埽氛埃,雷雨救焚暍。

禹功东渐海,汉使南诮越。

太平自兹始,盛德信贻厥。

形式: 古风

和江十雨中与持国师直饮

旦上天禄阁,暮直承明庐。

避喧虽足慰,取适固已疏。

佳雨及我暇,兹晨殊晏如。

紾絺委冠带,高枕睨庭除。

熏风散微凉,润气浮郊墟。

沸声涌江濑,暝色晦绮疏。

惊电时烁目,疾雷不废书。

商歌勤金石,尘谷盈蛙鱼。

此乐不可改,古人良起予。

惜无同音赏,幽独成离居。

闻君达亹亹,樽酒会朋裾。

高贤卧家巷,固多长者车。

宁无寂寞者,闭关讲玄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不饮

忆昔常好饮,非以酒多味。

亲友惠兹适,笑语坦无畏。

不知天地广,岂问岁月逝。

尔来顾可怜,自觉不如意。

秋风正萧骚,万物尽憔悴。

颇欲濯旅怀,无人共昏醉。

独游何时欢,白眼向兹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