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

向夕阴风来,乱山渐萧索。

两峰忽相参,再转境弥恶。

峡深天欲断,道窄壁如削。

阴崖无草木,盛夏亦光濯。

狠石积铁黝,奇状献斧凿。

负隅猛虎蹲,作势厉鬼攫。

濛濛黄雾映,惨惨白日落。

久役乱惊魂,畏途愁病脚。

出峡稍平旷,石辙犹荦确。

神伤自昔然,何心记丘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成书的《峡口》描绘了一幅险峻而凄清的山水画面。首句“向夕阴风来,乱山渐萧索”,以傍晚时分阴冷的风和杂乱的山峰渲染出一种荒凉的气氛。接着,“两峰忽相参,再转境弥恶”描述了山势陡峭,道路险恶,随着视角转换,环境愈发恶劣。

“峡深天欲断,道窄壁如削”进一步刻画峡谷之深邃,仿佛天际被切断,道路狭窄得像刀削一般。接下来,诗人通过“阴崖无草木,盛夏亦光濯”描绘了崖壁光秃,即使在盛夏也毫无生机,增添了荒凉感。

“狠石积铁黝,奇状献斧凿”运用比喻,形容石头坚硬如铁,形状奇特,仿佛是人工雕琢而成。诗人又借“负隅猛虎蹲,作势厉鬼攫”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狰狞,令人感到不安。傍晚时分,“濛濛黄雾映,惨惨白日落”营造出阴郁的氛围,加重了旅途的艰难。

最后,“久役乱惊魂,畏途愁病脚”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跋涉后内心的惊慌与疲惫,以及对前方未知路途的忧虑。走出峡谷后,“出峡稍平旷,石辙犹荦确”,景色虽然稍有开阔,但路面崎岖不平,仍然让人心情沉重。“神伤自昔然,何心记丘壑”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感叹自然之美虽壮丽,却难以消解内心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峡口的险峻与荒凉,寓言人生的艰难与困顿,情感深沉,意境悲壮。

收录诗词(39)

成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芦冈

沙草黏天落日曛,伊城鼓角隔宵闻。

边民争识新都护,遗老能言旧使君。

未报殊恩轻绝域,近编家集续从军。

黄芦冈上秋风起,独倚危楼看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大碛千里平不颇,阴山雪流为众河。

土人知风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浓阴偶一见,或飘点滴无滂沱。

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脱臼窠。

云雷之师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经过。

霹雳一声聊小试,乱啼儿女惊翁婆。

虽然挥洒无半刻,墙津屋润庭生波。

须臾云散皎日出,绿杨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旷静氛翳,平沙贴地无坑窝。

人言两随使君至,洗涤戈壁除烦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见多怪讹传讹。

皇王德化近及远,穷荒渐喜阴阳和。

岂有人烟富生聚,可无雨露销沈痾。

贪天之功圣所弃,慎无出口高明诃。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庙儿沟

亦自成村落,翻怜绝市喧。

野花红自媚,杂树晚犹繁。

古寺依山立,殊方见佛尊。

晓来风日好,沙水亦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塔尔纳沁

乱石卧斜阳,孤城接大荒。

秋原认禾黍,低草见牛羊。

烟火新屯聚,风云古战场。

无由问沿革,独立向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