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黄潭舜祠

虞世巡百越,相传葬九疑。

精灵游此地,祠树日光辉。

禋祭忽群望,丹青图二妃。

神来兽率舞,仙去凤还飞。

日暝山气落,江空潭霭微。

帝乡三万里,乘彼白云归。

形式: 排律

翻译

虞舜巡视了百越之地,传说中他安葬在九嶷山巅。
他的英灵游荡在这里,祭祀的树木每天都闪耀着光辉。
突然间群臣都来进行祭祀,用丹青描绘了舜帝的两位妃子。
神灵驾临时野兽也随着起舞,仙逝时凤凰绕飞不愿离去。
太阳落山后山中雾气沉降,江面空旷潭水上雾霭细微。
远离帝都三万里之遥,他乘着白云归向了天际。

注释

虞世:指虞舜,古代中国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百越:古代对南方沿海及附近岛屿众多部族的泛称。
九疑:即九嶷山,位于今湖南,传为虞舜安葬之地。
精灵:这里指虞舜的灵魂。
祠树:祭祀用的树木,可能特指为纪念虞舜而种的树。
光辉:闪耀,光彩照人。
禋祭: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里泛指祭祀活动。
群望:众人瞻仰,指很多人前来祭祀。
丹青:指绘画,古代常用丹砂和青雘作颜料。
二妃: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
神来:神灵降临。
兽率舞:形容所有动物都欢欣鼓舞,象征和谐盛世。
仙去:指灵魂升天,这里指舜帝或二妃去世。
凤还飞:凤凰飞回,象征吉祥与高贵。
日暝:傍晚,太阳落山。
山气:山中的雾气。
江空:江面上空旷无人。
潭霭:潭水上的雾气。
帝乡:帝王的故乡或归宿,这里比喻天堂或理想境界。
三万里:形容极其遥远的距离。
乘彼白云归:乘着白云归去,象征着灵魂高尚升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人虞世巡在百越之间巡游,最终葬身于九疑山的传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神灵和仙境的向往。

"精灵游此地,祠树日光辉"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虞世巡葬身之地的神奇感受,似乎这里的自然景观都被赋予了神性,树木在阳光照射下更加庄严美丽。

接下来的"禋祭忽群望,丹青图二妃",则是对历史上某种祭祀活动或传说中的画面的描绘,通过对颜色的使用(丹红和青绿),诗人试图还原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场景。

"神来兽率舞,仙去凤还飞"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当神灵降临时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仙境离去时的壮丽画面。这些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日暝山气落,江空潭霭微"则是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自然变迁的意境,同时也为后文的升华做好了铺垫。

最后,"帝乡三万里,乘彼白云归"表明诗人对于仙界或神灵世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远方圣土的描绘,以及乘坐白云回归的壮观场景,诗人达到了精神上的超脱和飞扬。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人的神话传说,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篇集叙事、描写、抒情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浣纱篇赠陆上人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苧萝更蒙遮。

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

艳色夺人目,敩嚬亦相誇。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

鸟惊入松网,鱼畏沈荷花。

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

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

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

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

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军。

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

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

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

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

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形式: 古风

称心寺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高山引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

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宿云门寺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

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际月,飔飗杉上风。

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

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

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

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

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

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

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