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寄畅轩周围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华严洞边方丈居,下临千仞一窗虚”以华严洞为背景,方丈居位于其旁,俯瞰千仞峭壁,一窗之隔,却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涧叶绿锁不遮目,岩葩芳重如袭裾”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涧中绿叶环绕,虽密而不遮视线;岩石上的花朵香气浓郁,仿佛能直接触碰到衣裙,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芬芳。
“浓阴蔼蔼复酿雨,泽壤处处方兴锄”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勃勃,浓厚的树荫预示着雨水将至,而田野间农民正忙着耕作,一片繁忙景象。
最后,“问予寄畅如何畅,往往后乐先忧馀”表达了诗人对寄畅轩所感受到的畅快心情的思考,指出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应有忧虑之心,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寄畅轩周边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深邃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