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刘平父二首(其一)

奕世旂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馀馨。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于君见典型。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旁林扃。

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世代家风铭记姓名,屏山道学留下芬芳。
美好的风尚以世人为目标,对你的仁义成为典范。
弹琴追求古人的意境,吟诗独爱野外的宁静。
遗憾相遇太迟情谊深厚,惆怅遥望你的身影已远去。

注释

奕世:世代。
旂常:家族的旗帜和传统。
屏山:可能指代道学之地或有学问的人。
道学:儒家学术,道德学问。
蔼:和蔼,充满。
馀馨:遗留的香气,比喻美德。
标:目标,榜样。
典型:典范,榜样。
琴韵:琴声的韵味。
古意:古代的风格或意境。
吟怀:吟诗的心情。
旁林扃:野外的林间,形容僻静之处。
恨晚:遗憾相见太迟。
情犹厚:情感仍然深厚。
音容:声音和容貌。
杳冥:遥远,不可见。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怀念之情的诗句,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开篇两句“奕世旂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馀馨”通过对古代贤士名字和道学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朋友间精神交流的珍视。

接着,“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于君见典型”表达了对朋友高尚品格的赞扬和学习之意,以及希望这种优秀品质能够成为后世的榜样。这里的“流风”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或影响,而“标的”则是指值得效仿的标准。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旁林扃”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弹奏琴曲来追寻古人的意境和情感。这里的“旁林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幽深宁静的环境,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山林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表达了对偶尔重逢时难以抑制的深情,以及对于不能长久相守的遗憾。这里的“杳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难以触及的距离感,增添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怀念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送王晋卿赴廷试

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

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五)

元龙湖海士,可但著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馀。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四)

一元谁破碎,河洛漏微芬。

星斗昭乾纬,葩华粲地文。

班扬浑细事,伊傅有殊勋。

补履非神剑,相期敬所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三)

欲献琅玕腹,君诗有宿盟。

云天宸极邃,日月衮衣明。

太守荐何武,诸公倾贾生。

三山移步到,寄语问玄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