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道中苦热

地近瘴乡秋暑热,客行长日汗流腮。

草蒸恶气薰人醉,马蹴飞尘扑面来。

望近驿楼思偃息,行当山路苦萦回。

虚怀漫有相如渴,深愧应无作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重庆道中的艰苦与疲惫之感。首联“地近瘴乡秋暑热,客行长日汗流腮”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漫长,秋日本应凉爽,却因地处瘴疠之地而酷热难耐,长时间的行走使得汗水不断从脸颊滑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草蒸恶气薰人醉,马蹴飞尘扑面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草丛中弥漫着令人不适的恶臭,仿佛能将人熏醉;马蹄踏起的尘土如同飞雪一般扑面而来,不仅遮挡视线,更让人心生烦躁。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压抑又难以忍受的氛围。

颈联“望近驿楼思偃息,行当山路苦萦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在漫长的旅途中,每见到一处驿站,心中便涌起对休息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山路蜿蜒曲折,前行之路充满挑战。这里既有对暂时解脱的期待,也有对艰难旅程的无奈。

尾联“虚怀漫有相如渴,深愧应无作赋才”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面对如此艰苦的旅程,他自嘲自己虽有如司马相如般渴望表达的心境,却并无才华写出足以传世的佳作。这不仅是对自己文采的谦逊评价,也暗含了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行途中的种种艰辛与内心的感受,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有对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发资县

过雨晚来凉气好,征鞍夜发肯迟留。

月华炤路皎如昼,风叶满山浑是秋。

度水柝鸣津口逻,隔烟灯起驿边楼。

驱驰本亦勤王事,添得诗情分外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晓过双溪道中

残月欲低溪水明,林香拂拂晓风清。

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

境异自令心独赏,趣幽翻觉句难成。

不知蜀道几千里,一路吟哦到锦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至成都

京国远来将万里,士民欢悦共讴吟。

久钦西伯施仁政,终见东平乐善心。

江带锦城花烂漫,山横剑阁树萧森。

只今宗社安如石,圣念尤亲九族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杜工部浣花草堂

浣花溪上草堂前,想像当时思惘然。

鬓老风尘多自感,身经丧乱复谁怜。

懒从江夏誇鹦鹉,独向西川拜杜鹃。

知己惟应有严武,醉言何事又招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