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俞耀的《塞上春感(其一)》描绘了边塞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城头觱栗响金飙”以觱篥(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的声音和强劲的北风,渲染出边关的肃杀气氛。"听说群羌更动摇"暗示了战事带来的不安与动荡。
接下来的两句“冻坼平冈饥牧马,阴沈大漠冷盘雕”,通过描绘马匹因严寒而饥饿,大漠中的猛禽也因天气寒冷而难以觅食,进一步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荒凉。
“花门祸肇天俱惨,草碛营开土半焦”则转而触及战争的残酷,用“花门”(地名,可能指某一军事要塞)的灾难和营地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怜。
最后,“杨柳东风何处是,春来还忆灞陵桥”以春风中的杨柳和对故乡灞陵桥的回忆作结,流露出诗人对温暖春日和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中失去的美好家园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的自然景象和战争的残酷现实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故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和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