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新结禅庵当小斋"一句,设定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禅庵作为修行之地,它的小巧精致也许暗示着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
"见山何必上高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观赏自然不需刻意追求壮丽的态度。这里所强调的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欣赏和领悟,不需要登上高处便能感受到山之美。
接着,"嵩岩更似知音赏"一句中,“嵩岩”指的是山石,而“知音赏”则是形容那些懂得欣赏艺术与自然之美的人。这里诗人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自比为懂得欣赏者,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独特感受和理解。
最后,“雨罢先供翠色来”一句,通过“雨罢”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天气,而“翠色”则形容山石在雨后的鲜艳颜色。"先供"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仿佛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他人展示这雨后初现的美丽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禅庵周围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之间和谐共鸣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审美态度和精神追求。
不详
宴坐聊为适性场,遍开尘箧治缣缃。
偷閒须撰斋中录,道帙儒经各有房。
柳市西头最远坊,归来先扫读书堂。
閒园别有风流意,无限苔花上石床。
处世儒宫井臼贫,偶怀铜刻逐观宾。
汉家衒鬻盈千数,却用淄川牧豕人。
诏版熏芝矞露浓,千龄华旦此亲逢。
平刑六百叨优秩,已愧琅邪邴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