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箬溪焕上人夜坐

菱窠柿叶满秋池,彷佛樵歌在翠微。

隔寺晚钟声欲断,蒲葵树底一僧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菱窠柿叶满秋池”以菱叶和柿叶铺满了秋天的池塘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菱叶与柿叶的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接着,“彷佛樵歌在翠微”一句,通过想象中远处山间樵夫的歌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在翠绿的山间回荡。

“隔寺晚钟声欲断”则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流逝,晚钟的响起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其声音似乎在空气中逐渐消散,给人以时间流逝、万物归静的感觉。这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时间与轮回的理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蒲葵树底一僧归”,描绘了一个僧人在蒲葵树下缓缓归来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静如水的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春晓

竹西窗上月痕斜,雨歇春城叫乱蛙。

睡眼未醒人在梦,断云流水隔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杂感

五尺长琴被独弦,大音浊世没人传。

一声弹入碧空去,三十六峰收紫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吴兴岘山寺

雨馀山态活如云,过午钟閒寺影昏。

寂寞春风荒草里,野僧惟主一洼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车塘晚归

寒云无影雁寥寥,如雪冰沙冱野桥。

木末夕阳未收尽,江风吹合欲回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