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安老先生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对已故安老先生的追忆与颂扬,展现了其在政治、教育以及君臣关系中的重要贡献。
首句“晨星落落老儒宗”,以晨星隐喻安老先生的离世,同时点明其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地位,暗示其在学术领域的深远影响。接着,“佐政亲藩道益崇”描绘了安老先生在辅佐政务和亲藩时,道德与威望日益提升的情景,体现了其在社会伦理和政治智慧方面的卓越成就。
“车马列陈稽古力”一句,通过车马之多、排列整齐,形象地展示了安老先生在历史研究或文化传承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强调了其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与维护。而“君臣遭遇赞襄功”则进一步说明了安老先生在君臣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的建议与支持对君主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讣闻当宁兴长悼,魄入佳城保令终”两句,表达了安老先生去世后,朝廷上下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他灵魂安息于佳城,得以善终的美好祝愿。最后,“莫叹首邱归未得,二苏遗冢汝城东”以典故“首邱”比喻归葬之地,暗示安老先生虽未能归葬于故乡,但其精神与遗产将如同苏轼及其子苏过一样,被后人铭记于心,永垂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安老先生的敬仰与怀念,通过描绘其生前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悼与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