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三十三)兰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首句“空翠亭前露草繁”,通过“空翠”和“露草繁”展现出清晨山间的清新与生机,亭子周围绿意盎然。次句“自栽兰芷杂芳荪”,点明诗人亲手种植了兰花、芷草和香荪,体现了他的雅趣与对自然的亲近。
第三句“猿窥涧底风枝动”,以猿猴的视角描绘风吹动树枝的景象,增添了山林的生动与神秘感。第四句“莺踏花间水影翻”,则通过黄莺轻盈地在花丛中跳跃,触动水面,使得倒影摇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第五句“早就山林成独往”,表达了诗人早年就已选择归隐山林,过着独自的生活。最后一句“晚从桃李学无言”,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寓意自己虽少言寡语,但其高尚品格如同桃李般吸引他人。结尾两句“国香只合依泉石,种向人间恐碍门”,诗人认为兰花这样的高洁之香,更适合生长在山泉岩石之间,如果在人间种植过多,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纷扰,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淡泊,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