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探访福海庵的所见所感。首句“兹来岂是悦禅机”,透露出诗人并非出于对禅学的纯粹兴趣而来,而是被这座隐匿于翠微之中的幽静庵堂所吸引。接着,“为爱幽居耸翠微”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对庵堂所在环境的喜爱。
“径滑雨深行不得,秋高风急送将归”两句,通过描述雨后湿滑的小径和秋日里急促的风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莲花旧白樽应倒,柿叶初黄笔可挥”则运用了莲花与柿叶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柿叶的黄色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两者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最后,“愧我才非山谷调,能将斯地重摩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暗示他愿意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与这个地方产生联系,无论是通过思考还是创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