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首(其六)

端师子,太慵懒,未死牙齿无坏烂。

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办。

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

第一不著看官,第二不著吃粥饭。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和尚的生活态度和对死亡的见解。诗人通过描述一位懒散的和尚,形象地展现了其生活状态:每日两餐都赶不上,连死亡都被视为一种解脱,不再受日常琐事的困扰。这种对生活的调侃与对死亡的坦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诗中“端师子”为化名,可能寓意着作者希望表达的某种精神或人格特质。通过“太慵懒”这一描述,诗人既讽刺了懒惰的行为,也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未死牙齿无坏烂”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和尚即使在生时也保持着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不被物质欲望所累。

“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办”则直接描绘了和尚日常生活的忙碌与匆忙,以及对食物的简单对待,进一步凸显了其生活哲学中的简约与超脱。最后,“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表达了对死亡的乐观态度,认为死亡可以让人摆脱一切烦恼,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死亡的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

释净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四首(其一)

七处徵心心不遂,懵懂阿难不瞥地。

直饶徵得见无心,也是泥中洗土块。

形式: 偈颂

偈四首(其二)

八还之教垂来久,自古宗师各分剖。

直饶还得不还时,也是虾逃不出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四首(其三)

点铁成金易,忠孝两全难。

子细思量著,不如个湖州长兴灵山孝感弹院老松树下无用野僧闲。

形式: 偈颂

偈四首(其四)

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

众生业海深,所以难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