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
抱琴却是无弹处,流水高山一万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他手持竹杖,头戴纶巾,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他静静地关闭房门,整日坐在高耸的松树下,仿佛与世隔绝。然而,诗中的转折意味深长,尽管他怀抱琴,却没有弹奏的地方,因为心中的音乐情怀如同高山流水般深远浩渺,难以寻觅知音。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交流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清幽,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不详
振策当年诣远公,袈裟相见坐从容。
向来弹指空千劫,今日低头礼万松。
小院影堂无客到,绳床蒲坐有尘封。
可怜月色还如旧,泪下西楼夜半钟。
百里同云雪满蓬,冥冥那复计西东。
轻舟不畏邪溪水,向晓南风暮北风。
枕上诗成喜不胜,起寻笔砚旋呼灯。
胆瓶滴取梅花水,已被霜风冻作冰。
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
肠断声声血,郎行何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