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守仁所作的《次韵答戴雪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新溪胜友无多在,旧雨故人今复来”,以“新溪”和“旧雨”为背景,点明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情景。新溪边的胜友虽不多,但老朋友却再次相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喜悦。
颔联“险步莫经龙伯国,虚名已付蚁王台”,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名利虚幻的感慨。在险峻的路上,应避免经过传说中的龙伯国,象征着远离世俗的纷扰;而“虚名”则已归于“蚁王台”,暗示了名利如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追求。
颈联“小园芳树迷青草,空屋残花落紫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小园中的芳树被青草掩盖,空屋内残花飘落紫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安道诗成情更苦,未容兴尽泛舟回”,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创作时内心的痛苦与复杂情感。安道的诗句虽成,但情感更为深沉,似乎无法完全释放,如同泛舟未尽兴便需返回,既有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世事、时间与艺术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