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髴渊水西

幽人谷水耽高卧,江村长夏看云坐。

清梦心随鸥鹭慵,独醒迹向风尘左。

草阁萧萧六月寒,穷探学海倾波澜。

千秋自取性情足,一编歌哭来无端。

与君成别忽已久,不向西郊频握手。

闻道惊涛没钓矶,为问渔竿无恙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谷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和学问的深刻感悟。首联“幽人谷水耽高卧,江村长夏看云坐”,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山谷中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他喜欢在夏日里坐在江边,观赏白云悠悠,内心充满了闲适与自在。

颔联“清梦心随鸥鹭慵,独醒迹向风尘左”,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心境。他的梦境如同鸥鹭般悠闲自在,而他在现实中的行为却显得超脱世俗,不被尘世所累。这里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颈联“草阁萧萧六月寒,穷探学海倾波澜”,描述了隐士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内心的深邃。即使在炎热的六月,草屋也显得清凉,这象征着诗人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热情,如同探索无尽的学海,波澜壮阔。

尾联“千秋自取性情足,一编歌哭来无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和对历史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已经足够丰富,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是生命的真实体验。最后,“与君成别忽已久,不向西郊频握手。闻道惊涛没钓矶,为问渔竿无恙否?”则以与友人的离别和对远方朋友的关心收尾,体现了诗人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以及诗人对自然、学问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7)

沈道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霄客南还

聚首无多日,天涯袂忽挥。

苦将游子泪,洒向故人衣。

落日河流急,寒枫驿路稀。

与君俱作客,争奈不同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野泊

野渡夕维舟,寒潮正急流。

雁声沙际月,帆影笛边楼。

独客难为夜,孤心易感秋。

百年同逝水,不尽古今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泖中潮音阁眺望有怀

峰头云气昼冥冥,蜡屐凭高试一停。

湖面日翻荒岸白,海门天入乱山青。

孤帆是处随渔网,长笛何人起鹭灯?

谷水昆阴俱在眼,可怜二陆久凋零。

形式: 七言律诗

舟泊富林谒陈大樽先生墓

富林溪上一盘桓,墓道春阴泣汉官。

未见丰祠传俎豆,空留皎日照衣冠。

当年碧血青磷散,此地银涛白马寒。

回首平陵松柏路,子规啼遍朔风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