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柘枝词》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烈场景与胜利后的喜悦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将军英勇作战、誓灭敌人的决心以及战争胜利后带来的和平景象。
首句“将军长剑倚西,极志欲灭戎方”开篇即展现了一位将军手持长剑,立于边疆,其雄心壮志在于彻底消灭敌人。接着,“阃外屯营三十,万钲鼓震遐疆”描述了将军在边境地带部署军队,号角声震响远方,营造出紧张而激烈的战争氛围。
“落日初挂昆仑,侧战酣气弥扬”通过夕阳与昆仑山的景象,烘托出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士兵们斗志昂扬。随后,“长铤直捣河源,外生缚吐谷王”描绘了将军率领军队深入敌境,最终擒获敌军首领,象征着战争的胜利。
“杀戎血作黄河,水洗刀生赤铓”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战争的残酷,鲜血如同黄河般流淌,洗净了刀刃,暗示着战争的结束。接下来,“玉关从此无亭,燧喜气发春阳”预示着战争的结束将带来和平,边关不再有烽火台,春天的气息充满大地。
最后,“天子御门赐颜,色双赐小蛮娘。金铃抃转呼万,岁万载乐平康”描绘了皇帝对胜利者的嘉奖,以及整个国家沉浸在和平与欢乐中的景象。金铃的转动和人们的欢呼,象征着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后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