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江之纪的《文信国绿端蝉腹研歌》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以文天祥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黄冠不返、柴市风云等历史场景,象征文天祥的忠诚与牺牲,以及他在政治变革中的无奈和悲壮。
"黄冠不返燕山客"暗指文天祥被贬至南方,"柴市风霾蔽天黑"则寓言其在京城柴市的悲剧命运。"夷齐心"和"天水碧"象征其高尚节操和清白人格。"故人却聘逃临安"写其好友逃避现实,而文天祥则坚守立场。
"有叟西台击竹还"可能指的是文天祥在狱中击筑表达志向,"啼鹃哭"和"石君洒泪"则寄托了诗人对文天祥的深深哀思。"斜飞半角都安在"暗示政局动荡,"朱鸟魂归朝局改"进一步揭示了文天祥去世后政治格局的变化。
"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运用神话典故,表达对文天祥无法挽回国家危亡的感慨。"会稽山南宝气空"借宝气消散喻文天祥的英魂飘逝,"妖僧一炬烧云红"则控诉了世态炎凉。
"六丁独抱石君去"中的"石君"指文天祥,"多年稳卧冯夷宫"寓意他在死后仍保持尊严。"老渔大笑呼君起"以渔夫的形象呼唤文天祥,"错道文山犹未死"则强调文天祥的精神永存。
最后,"可惜青松斲研赵承旨"表达了对文天祥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同时也暗讽了权臣赵汝愚的昏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文天祥忠贞与悲剧命运的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