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万里流

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

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

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

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

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

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疏逸。

子兮宁不悲,饥氓徯唐稷。

岂其洛之涯,而可温与石。

形式: 古风

翻译

切勿涉水,水深无边无际。
鲦鱼在阳光下跃动,螭首鱼游过幽暗的碧绿水域。
轻轻一羽落下就会沉没,恶浪涌来激起万重波涛。
你究竟寻求什么,享受这蛟龙戏水的点滴快乐。
谏议官在阳城兴起,拾遗者招来了李渤。
期盼你到来,但你像逃亡者穿着羊皮衣。
坐在粗砺的山石上,寒风吹拂着湿发。
双脚在乱流中拨动,何时能自由自在?
你怎能不悲伤,饥民期待着丰收的稻谷。
难道洛水的尽头,能温暖如石般冰冷?

注释

涉:涉水,踏入水中。
极:尽头,极限。
鯈鱼:古代传说中的小鱼,常用来比喻轻盈。
螭首:古代神话中的龙首,形容鱼的头部。
弱:轻,微小。
恶:猛烈,强烈。
蛟蜒:蛟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怪。
谏议:古代官职,负责进谏。
拾遗:官职名,负责收集遗漏之事。
逋客:逃亡者,隐士。
晞发:晒干头发。
朔风:北方的寒风。
踔:跳跃,超脱。
徯:期待,盼望。
洛:洛河,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温:温暖。

鉴赏

这首诗名为《濯足万里流》,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诗人以洗脚于江水为引,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水底景象,鯈鱼跃动,螭首潜行,暗示了水中的生灵活力与神秘力量。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轻盈与沉重,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诗人提到“谏议”和“拾遗”,可能是在借古代官职表达对贤能者的期待,而“羊裘号逋客”则借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山石上晾晒头发,面对凛冽的北风,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他期待着能如白足者般在乱流中展现出飘逸的姿态。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对于身处困境的百姓,他们是否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得到救赎,如同洛水边的温润与石头的坚韧。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项安世的笔触细腻,寓意深远,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隐

将子无登山,山上冈复冈。

朝为朱阳炜,暮作阴飙凉。

磴滑幽鸟啼,林深山鬼翔。

子兮何所求,乐此魑魅乡。

国人伫齐轼,吾党多鲁狂。

望子子不来,翠袖天风扬。

缁尘摆落尽,幽愿次第偿。

焦䳟入冥云,虮虱宽贝阳。

子兮竟谁从,独乐无已康。

岂其羊之饥,而可谷与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述怀

有客盈门饭不足,有书千卷儿懒读。

王公劳问炀争灶,樵牧相忘盗骑屋。

古来堪笑如我少,生无一事能恰好。

独有居闲可引年,我又不然华发蚤。

形式: 古风

郑自明哀词

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脩。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

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

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

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

奇祸作于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

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尚或相尔藐孤兮,天终焉其有定。

形式: 古风

临桂尉杨渭夫以诗来因次其韵兼简同僚

万物各美恶,一室有面背。

去来故无恒,欣厌惟所会。

有能悟兹理,何必著幽邃。

后圃并山麓,脩竹积空翠。

斧寻自何年,樊养特过计。

陈根独遭时,沃壤亦借势。

居然成独清,可以掩众媚。亭院起中?,湖潦粲前际。

于时吾岂敢,谓此天作对。

新诗忽盛谈,俗状良内愧。

子方及归期,客复搅离思。

尚当封殖之,去日如始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