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在京城卧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
首联“卧病逾三伏,辞乡已四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离乡时间之长,暗示出他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孤独与疲惫。三伏天的酷热与长时间的离别,不仅考验着身体,也考验着心灵的承受力。
颔联“故人分禄米,邻舍贷医钱”,描述了在京城生活中的艰难处境。在困境中,故人的帮助和邻里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慰藉。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邻里互助的感激之情。
颈联“志业其如命,行藏休问天”,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他选择不再向天寻求答案,而是将命运视为一种自然的安排,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既包含了对现实的妥协,也蕴含着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
尾联“吾归舟已具,老去合求田”,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与期待。尽管身处困境,但心中已有归家的打算,甚至开始考虑在年老时寻求一处安身之地。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终点的某种预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人生的艰辛与复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