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卧秋山尘事稀,西风催唤出岩扉。
来看甲第清泉好,更喜仙翁丹颊肥。
扪虱坐谈端未厌,连环入梦却思归。
明朝振策千峰顶,满袖琼琚背夕晖。
此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远离尘嚣的秋日山居图景。诗人朱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秋山中静卧的情境,四周尘世之事仿佛都已稀释,只余下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西风轻拂,似乎在呼唤着诗人走出深山,探索更多未知。
接着,诗人转向对美好景象的欣赏,甲第清泉的美景让他心生欢喜,而仙翁红润的脸颊更添了几分仙气,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愉悦。诗人与虱子相对而坐,谈论不倦,这看似平凡的一幕,实则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梦境中,连环的意象引领他回到了现实,心中却萌生了归隐之意。
最后,诗人展望明朝,计划登临千峰之巅,满袖琼琚,背对着夕阳的余晖,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史君两鬓尚青青,学道仍抛后院笙。
溽暑快眠知簟好,晚凉徐觉喜诗成。
人从蕲水当年寄,诗比韩公此日清。
坐对更深谁是伴,唯应阙月共长庚。
乱山丛里有江乡,华馆清波引兴长。
正喜白鸥轻易狎,忽惊红妓俨分行。
临流更好挥椽笔,俯槛何妨接羽觞。
共说仙翁闲日月,不因春草梦池塘。
幻成飞阁笑谈馀,便有新荷水面铺。
指点清波浮菡萏,惊呼红影碎陬隅。
且将伴侣同杯酒,不用君王予镜湖。
多少故交台阁上,问渠落拓更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