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瓯

箫鼓厌喧豗,瓯声可荐杯。

鸣珂秋猎骏,锵佩晓朝回。

挹注虽为助,甄陶别有胚。

玉纤敲击锐,惊起玉山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击瓯》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击打瓯器时的场景与感受。

首句“箫鼓厌喧豗”,以箫鼓的嘈杂反衬出接下来的宁静,暗示即将进行的活动将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接着,“瓯声可荐杯”一句,巧妙地将瓯器的声音与饮酒的动作联系起来,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场雅致的宴饮或聚会。

“鸣珂秋猎骏,锵佩晓朝回”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击打瓯器的声音比作骏马的鸣珂声和清晨朝回时的佩环声,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击瓯者身份的尊贵和活动的高雅。

“挹注虽为助,甄陶别有胚”则进一步揭示了击瓯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它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这里的“挹注”指的是斟酒的动作,“甄陶”则是制作陶器的过程,两者看似无关,实则都强调了技艺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玉纤敲击锐,惊起玉山颓”以“玉纤”形容击打者的细长手指,既体现了动作的优雅,又暗示了力量的精准。而“惊起玉山颓”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瓯器被击打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能将眼前的玉山(可能象征着美酒或珍贵之物)震落,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击打瓯器这一行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美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高雅与精致。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朱尉示亲老生日

腊残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万寻。

白发亲逢蓬矢庆,綵衣人奉玉杯深。

风回庭砌弦簧脆,日上帘旌插珥森。

敢谓小官无足慰,尽欢菽水亦甘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朱伯英元夕

燃灯结綵学春山,佳节还逢邑事閒。

僚佐相从真我侣,旄齯共乐在其间。

月中风味当无比,醉里尘劳似不关。

祗以清樽期漏尽,明朝应悔主才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席间和向辟之元夜(其一)

令节伸眉且自宽,与民同乐是民官。

宴酣岂为残更促,醉兀何妨万目观。

舞袖飘飘凌夜月,灯山闪闪战春寒。

孤城谁谓萧疏甚,无愧途人即可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席间和向辟之元夜(其二)

无愧涂人即可欢,□□□□□□□。

月华莹澈通春夕,民气融和却暮寒。

捃摭肴蔬成曲会,扶携老稚任环观。

邑侬他日逢今日,往往应能话旧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