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箱根(其三)

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

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

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

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

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

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

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

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

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

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

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

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

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

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

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箱根湖上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句“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强调箱根湖的壮观,仿佛整个国家都找不到如此宏伟的湖泊。接着,“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深度,展现出湖水的浩瀚与深邃。“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赞美了湖水自古以来的永恒存在,仿佛是自然界的神迹。

“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描述了湖水的来源与流向,暗示着自然循环的规律性。“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则将湖水比作天空,映照出周围万物的倒影,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日月以动态,表现了湖面上日月交替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表达了作者在湖中航行时的迷茫与探索精神。

接下来,“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描绘了作者想象自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面对风浪的勇敢与自由。“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则是对现实的反讽,指出即使在高山之巅,也难以逃脱自然法则的约束。

“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提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权力与土地而争斗,但最终都化为尘土。“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引用了古代防御工事的例子,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反映了现代人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试图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思考,认为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最后,“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总结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无论是古代的英雄还是现代的人类,都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游箱根(其四)

群山若堂防,依严各构屋。

家家争调水,曲笕引修竹。

泠泠滴檐角,汩汩出严腹。

晓鸦犹未兴,已有游人浴。

东屋鸣琴弦,西屋斗棋局。

南屋垂钓竿,北屋罗简牍。蛟毫展凉簟,鹤?被轻服。

点白茶始尝,堆红果初熟。

蕃舶从海来,蒲萄泛新渌。

洪崖揖浮丘,萧史媚弄玉。

鸡犬亦飞升,熊鱼各得欲。

人生贵行乐,矧此神仙福。

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

平生烟霞心,奈此桑下宿。

行携《桃源图》,归我筼筜谷。

形式: 古风

宫本鸭北索题晃山图即用卷中小野湖山诗韵

地球浑浑周八极,大块郁积多名山。

汪洋巨海不知几万里,乃有此岛虱其间。

关东八州特秀出,落落晃山天半悬。

乱峰插云俯水立,怒涛泼地轰雷阗。

坐令三百诸侯竭土木,朘民膏血供云烟。

下有黑狮白虎踆踆踠踠伏阙下,上有琼楼玉宇高处天风寒。

中间一人冕旒拟王者,今古护卫僧官千。

呜呼将军主政七百载,唯汝勋业差可观。

即今霸图寥落披此卷,尚足令我开笑颜。

古称海上蓬莱方壶圆峤可望不可即,我曰其然岂其然?

形式: 古风

送秋月古香种树归隐日向故封即用其留别诗韵

昨日公侯今老农,飘然挂冠归旧封。

忙时蜡屐闲扶筇,空山猿鹤长相从。

觚棱帝阙春梦浓,醒来忽隔天九重。

天风吹袂云荡胸,云胡不乐心溶溶。

人生一别难相逢,落月屋梁思子容。

他时子倘思吾侬,鸡鸣西望罗浮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近世爱国志士歌(其一)

今日共尊王,九原君知否?

化鹤倘将来,摩挲柳庄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