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提举二首(其一)

南奔千里已途穷,更向长江避贼锋。

十口未容谋去住,片帆那暇择西东。

乞钱不忍从司业,食粥新来似鲁公。

赖有诗情摧不老,时将新句吐长虹。

形式: 古风

翻译

已经长途跋涉无路可走,还要逃往长江躲避敌兵锋芒。
一家十口尚无法决定去留,连选择航向都无暇顾及。
不肯向掌管财务的司业乞求钱财,如今连粥都像鲁公一样简单度日。
幸好还有诗歌激发我永不衰老,时常吟出新的诗句如长虹破晓。

注释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途穷:无路可走。
长江:中国的江河之一,这里指逃避的方向。
贼锋:敌人的锋芒。
十口:家庭成员众多。
谋去住:商量去留。
片帆:小船。
暇:空闲。
司业:古代学官,负责财务。
食粥:吃粥。
鲁公: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以生活简朴著称。
诗情:诗歌的情感和创作灵感。
摧不老:激发不老的热情。
新句:新的诗句。
吐长虹:比喻吟出的诗句富有力量,如同长虹破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避难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南奔千里已途穷”,表达了诗人南逃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处境困顿。紧接着“更向长江避贼锋”则是说为了躲避战乱,只得继续沿着长江而下寻求安身之地。

第三句“十口未容谋去住”,说明诗人连带家眷想要找到一块可以定居的地方,但却难以实现。随后的“片帆那暇择西东”则表现了诗人在选择方向时的犹豫不决和无奈。

第四句“乞钱不忍从司业”,透露出诗人的自尊心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虽然困难,但也不愿意低声下气地向别人求助。接着的“食粥新来似鲁公”则是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比喻为历史上贫寒但坚守节操的儒家学者孔子(即鲁公),表明诗人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世界依然独立不屈。

最后两句“赖有诗情摧不老,时将新句吐长虹”,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尽管身处逆境,但诗人仍然依靠自己的诗意来维持精神上的活力,不断地在困顿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新的诗篇,就像吐露彩虹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艰难求生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池小饮

愁见孤城万马屯,山行飘若出尘樊。

临池想凤心皆妄,据槛观鱼道更尊。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人生适意须觞咏,世事升沉不足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分岁

馀腊羁人少共欢,那堪瑞雪降云端。

四时欲尽三更鼓,六出番成两岁寒。

欺压岭梅残艳白,密敲亭竹碎声乾。

公卿休扫黉堂下,留与来朝贺客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无题

风行水上偶成文,暖入园林自在春。

换国虽工非我有,呕心得句为谁珍。

三生戒老诗堪画,千古长庚笔有神。

不用临风叹奔逸,箪瓢一笑舜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宋左司韵

往事无如今日新,銮舆一再冒胡尘。

阳微阴极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

已遣侈心倾虏帐,行收泪眼拜枫宸。

眼前恶景君休问,胜负相资臂屈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