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客叩茅庐,时来见鳏老。
今朝二十七,春风有多少。
共子乐有馀,如何醉不倒。
坐中忽索马,归慰亲怀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拜访一位年迈的寡居老人的情景。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关怀。诗中的“二十七”可能暗示了某种特定的时间或事件,而“春风”则可能象征着生机、希望或是某种温暖的情感氛围。老人与客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和谐与欢乐,即便在酒宴上,客人也表现出难以被酒精所影响的状态,这或许寓意着内心的坚强与情感的深厚。最后,客人离开时,似乎带着一种满足与欣慰,他想要回到家中,向亲人传达这份快乐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美好,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有客怀刚义,无物能干抱。
堂有白头亲,惟忧甘旨少。
其家十五口,行计亦草草。
也须谋饘粥,不可使饥倒。
同室与乡邻,势与他人异。
义当同子去,岂敢徇于利。
但恐登舟时,无以慰亲意。
沽与玉瓮醅,岂烦酒官义。
今年七十岁,岁岁增康宁。
人閒有寿鹤,天上有寿星。
更若欲齐椿,但看南华经。
大河者大事,我辈安足明。
野人好狂言,夫子知本情。
念此有官守,不可从公行。
心方愧古人,渤海之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