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簿李大用任满

綵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

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

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

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

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

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如之何说见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

如之何说律已清,亦有秋水铺长汀。

留此贤劳书县谱,携此声名步云去。

君不见政事堂中李参伯,即是当年长社簿。

形式: 古风

翻译

彩旗漫天飘扬,南风带着香气,欢庆的门楼挡住了东行的马匹,道路漫长。
无论是黄发小孩还是白发老者,都举杯敬酒,庆祝主人今日出行。
回忆起往昔,乌烟瘴气笼罩天空,我亲手洗净龙津的污秽。
文书工作是我的职责,儒家学说使官吏行为严谨,政策严密。
学校焕然一新,学子们佩戴着奖章而来,市场再次活跃,画图展现繁荣。
男耕女织,各安其位,山居海藏,一片和谐景象。
嘴上不说功绩,心中却明白,任期满后仍不愿离去。
我贫穷,只能以诗相赠,作为你离开时的碑文。
如何能说你洞察事物清晰,就像夜晚月光照亮山亭。
如何能说你的品行高洁,如同秋天的清水铺展在长汀。
这些贤能的功绩将被记录在县志中,你的名声将随风而去。
你看那政事堂中的李参伯,就是当年的长社簿,历史的见证者。

注释

蔽野:遍布田野。
南风:温暖的南风。
香:带有香气。
欢门:欢乐的大门。
遮马:挡住马匹。
黄童白叟:老人小孩。
百拜:多次拜礼。
焦氛:乌烟瘴气。
龙津:象征重要水源。
簿领:文书工作。
关系重:责任重大。
儒术:儒家学说。
经纶密:政策精细。
学校:学校。
衿佩:学生们的奖章。
市井:市场。
图画开:市场活跃。
男耕女织:农业社会分工。
按堵:安居乐业。
口不言功:不炫耀功劳。
自谕:内心明白。
三年任满:任期结束。
我穷:我贫穷。
收拾:整理。
行碑语:碑文般的赠言。
见事明:洞察事物。
夜月光山亭:月光下的山亭。
律已清:品行清廉。
秋水:秋天的清水。
县谱:县志。
声名:名声。
政事堂:政府办公的地方。
李参伯:历史人物。
长社簿:古代地方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邑簿李大用任满》,表达了对李大用任期满后离任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热闹场景,彩旗飘扬,乡亲们热烈欢迎,儿童和老人纷纷敬酒,显示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诗人回忆起李大用任职期间,面对困境积极治理,重视教育,恢复市井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展现了其卓越的行政才能。

诗人以“口不言功心自谕”赞扬李大用低调谦逊,尽管没有过多言辞,但功绩昭彰。他任期结束仍不愿停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李大用的祝福。最后,诗人将李大用的贤能事迹载入县志,祝愿他带着美名继续前行,暗示其未来仕途似政事堂中的李参伯般光明。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比喻,展现了对地方官员尽职尽责、造福一方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前程的期许。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后纪时行

岁在乙酉孟春朔,天气凝滞云不开。

一日二日三四日,或雪或雨或夜雷。

山川失色万物病,寒气折骨淖没胫。

如大兵后洪水馀,鸡犬无声烟火冷。

况昔三阳转新元,公私万事五日宽。

上得杯酒寿父母,下与妻孥贺团栾。

如今景物不可说,官府何曾有时节。

符移捷出星火飞,吏卒叫嚣豺虎烈。

意谓东风换年头,眼前百痼庶有瘳。

天时人事乃如此,何以解吾忧世忧。

元日连阴至七日,老杜感时诗纪实。

太平时节身难遇,昌黎此语亦悽恻。

是时世事未如今,二老已有难言心。

我今更有难言处,聊记岁月那忍吟。

形式: 古风

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醉中

前日对花赋三诗,醉后谁复记当时。

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见如梦中见之。

世閒何事非虚妄,啸里著句岂狂痴。

富公园有凌霄树,独立不蔓今古希。

碧鸡坊头海棠花,花开如屋树丈围。

洛与蜀,今已非,虽欲胜赏将何归。

我家贫极花未厌,我亦未敢轻抛离。

茶一盏,酒数卮,邀朋命友长娱嬉。

今日何日晴且暖,三花相得心自知。

旁观索赋不须讶,要问底蕴自有造物儿。

形式: 古风

如心侄有诗因用韵

越鸟不巢北,流水东不西。

人心胡不常,随世为昂低。

造物善戏人,如儿笑复啼。

行止当自适,何为尔栖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早行到慈云

出门早作慈云行,楼阁峥嵘残月明。

老耳虚鸣眼带梦,恍然和宁闻六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