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漪澜堂

雁塔凌青汉,鸾堂枕碧涛。

色声归静域,草木尽仙曹。

练影窗前饮,虹光堤外韬。

微风看太液,真觉九秋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漪澜堂周围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雁塔凌青汉”,以“雁塔”象征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与“青汉”(银河)相呼应,展现出塔的高度与气势。接下来,“鸾堂枕碧涛”则将视线转向水面,鸾堂仿佛依偎在碧绿的波涛之上,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漪澜堂临水而建的特色。

“色声归静域,草木尽仙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超凡。色彩与声音都回归到一个静谧的世界中,连同周围的草木,都仿佛成了仙界的成员,增添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练影窗前饮,虹光堤外韬”描绘了漪澜堂内外的景象。窗前的倒影如同白练,虹光则在堤外隐藏,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最后,“微风看太液,真觉九秋高”以微风轻拂太液湖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高远与深邃。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日漪澜堂周围景致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对自然和谐与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苏州得雨志慰

江浙春收今岁佳,米价平为近年少。

因思无灾而截漕,去岁特行法良好。

继闻夏杪颇待泽,南望心忧惄如?。

优沾晚稻可卜收,此音真吉因纾抱。

下河溃涝灾已成,一江之隔何龙昴。

孰非吾民忍异视,所幸救半事易了。

飘摇风雨孑遗黎,安能比户歌温饱。

形式: 古风

偶读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因题

从来治道戒恬嬉,百尔殊途职各司。

稚子总能文尚可,将军不好武非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中秋帖子词六叠旧作原韵(其一)

宫月虚教六载閒,今宵庆赏不宜删。

扇鸾依旧开青琐,轮䨲分明上假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中秋帖子词六叠旧作原韵(其二)

夜夜东瞻壁宿光,瑶阶恰好发天香。

今年秋榜应多吉,辉映文昌六戴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