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病肺秋深雾雨伤,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

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意深深,病肺更受雾雨摧残,旧布和棉絮只求一丝凉意。
菊花未开,金黄色的花蕊还未显露,桂花酿的酒虽黄,却无人品尝。
连草木都懂得闰年的存在,寒霜逼近,而月亮仍照在阳光下。
听说维摩诘大师病了,我本想前往探望,但消息传来时,竟已忘记言语。

注释

病肺:形容因肺部疾病而身体不适。
雾雨:秋天的阴雨天气。
故絮:旧的棉絮。
未曾吐:尚未开放。
桂酒:桂花酿的酒。
月方阳:月亮正处在明亮的位置。
维摩病:指维摩诘大师生病。
毗耶:古印度的一个地方,此处代指维摩诘大师所居之处。
言已忘:忘记要说的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诗人以秋天的湿冷气候开篇,描述了自己因病感受着秋雾和雨水的侵袭,对旧衣物的保暖感到欣慰。接着,他观察到菊花还未开放,而桂花虽有黄色,却并未酿成酒,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延误。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情,指出连草木都感知到了闰年的存在,表明时间的特殊性。随着风霜的临近,秋季逐渐深入,但月亮依然明亮,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和坚韧。最后,诗人得知好友毛君生病,本想前往探望,但疾病使他忘记了言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自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病中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感以及对友情的深厚,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兴,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犹应为我故迟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眼前黄叶畏秋霜,耳畔啼蛩怨夜长。

佳节欣闻近萸菊,清商试为奏伊凉。

疏狂久笑谋生拙,贫病应怜为口忙。

今日共君拚一醉,从教人道亦高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才力有馀嫌事少,风情无限觉诗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聊且慰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