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藻觅笋仍许作包子

玉版禅师来应供,锦绷稚子敢分珍。

并包更藉桄榔屑,风味悬知定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玉版禅师前来接受供养,
锦缎包裹的婴儿也敢分给他珍贵之物。

注释

玉版:对僧人的尊称,如玉雕般高洁的禅师。
禅师:佛教中的修行者或教师。
应供:接受信徒或僧侣的供养。
锦绷:用锦缎包裹,形容贵重或精致的婴儿用品。
稚子:幼小的孩子。
敢:有胆量,敢于。
分珍:分享珍贵的东西。
更藉:更加借助,这里指用来增加。
桄榔屑:桄榔树的果实磨成的粉末,可能指食物或药材。
风味:味道,这里指食物的口感或特色。
悬知:预料,猜想。
定可人:必定令人满意,非常吸引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陈棣与玉版禅师的一段互动。首句“玉版禅师来应供”暗示了禅师前来接受供养,可能指的是僧侣们在斋堂享用食物。接着,“锦绷稚子敢分珍”描述了幼小的孩子也懂得珍惜,将珍贵的食物分享给禅师,体现了家庭的教养和对佛教的尊重。

“并包更藉桄榔屑”进一步描绘了制作过程,可能是在用桄榔(一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制成的粉作为馅料,增添了包子的独特风味。最后一句“风味悬知定可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特别包子味道的期待和肯定,认为它必定会让人感到满意和欣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人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食文化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对禅意的追求。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其二)

折得天葩满袖香,小窗寂寂伴凄凉。

何如乞与文园客,瑶髻斜簪试晚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其一)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

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挽奉议刘公度四首(其四)

挂冠神武赋归欤,旋捧恩纶赐佩鱼。

谁谓桑榆将暮景,骈来庆事萃门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挽奉议刘公度四首(其三)

风鉴高明世少双,衮荣挞辱擅雌黄。

须知柱下书言手,元是东床坦腹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