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听角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戍楼上传来号角声,寒露滴滴落枪尖。
轻风吹动云彩如阵列,高飞的大雁被催促成行。
号角声唤醒边关将领的梦境,吹散拂晓时分的朦胧月光。
未能达成像终军那样的壮志,何必总是思念故乡。

注释

戍楼:守卫边疆的楼阁。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寒露:秋天的冷露。
金枪:装饰有金属装饰的武器。
云成阵:云彩排列成阵状。
雁著行:大雁成群结队而飞。
边将:边疆的将领。
晓蟾光:拂晓时的月光。
终军志:指汉代终军请缨报国的壮志。
劳思:无谓地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士兵生活的画面。开篇“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两句,通过对边关上戍楼中传来号角声响和清晨露水沾湿金枪的情景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严峻的边塞氛围。接着“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两句,则是对士兵操练场面进行的刻画,展示了他们严密的队形和迅速的行动。

诗人随后通过“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两句,表达了对边塞将士梦中召回以及清晨微弱阳光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淡远的情感。最后,“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尚未完成军旅生涯的担忧,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兵们在边关上守卫家国的艰辛与寂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乡愁。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

兰摧菊暗不胜秋,倚著高楼思莫收。

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谁能百岁长闲去,秪个孤帆岂自由。

欲学仲宣知是否,臂弓腰剑逐时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友生春夜闻雨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

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

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

鹤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条出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行

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

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

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