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道院赠叶逸民

读书精舍最相宜,一炷清香昼掩扉。

虚白自生林下室,软红独上客中衣。

闲阶雨润苔痕合,小径风清竹叶稀。

邂逅与君同此兴,求诗问法两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双溪道院赠叶逸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读书场景。首句“读书精舍最相宜”表达了对道院作为理想的读书之地的赞赏,书香与宁静的气息最为契合。接着,“一炷清香昼掩扉”进一步渲染了清寂的氛围,白天仅有一缕香烟袅袅,门扉紧闭,仿佛与世隔绝。

“虚白自生林下室”写出了道院环境的自然与空灵,仿佛在林下之室中,心灵得以净化,虚静自在。“软红独上客中衣”则通过“软红”和“独上”两个词,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叶逸民在异地他乡相遇,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时光。

“闲阶雨润苔痕合”描绘了雨后台阶上的青苔因湿润而连成一片,增添了道院的幽深感。“小径风清竹叶稀”则以微风吹过,竹叶稀疏,形象地表现出道院的宁静与清凉。

最后两句“邂逅与君同此兴,求诗问法两忘机”,诗人表达了与叶逸民不期而遇的喜悦,两人一同沉浸在这份读书的乐趣和对佛法的探讨中,忘却了世俗的机心,达到了心灵的默契与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院的环境和读书人的生活状态,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460)

陈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用韵二首(其一)

萧条孤馆傍溪湄,榆柳阴阴绿满扉。

风挟水声长到枕,雨含林润欲侵衣。

一春客路情怀恶,千里家山音信稀。

争似高人乐幽隐,不知人世有危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用韵二首(其二)

郭外人家近翠微,雨馀岚气湿窗扉。

花畦软土红粘屐,竹径深苔绿染衣。

门巷日长人语寂,楼台春尽燕来稀。

静观万物多消长,造化无言默运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遣闷

风尘澒洞几时清,军旅经过阻客程。

江岸落帆春浪急,野桥沽酒夕阳明。

朝廷将相非无策,田野耰锄漫作兵。

回首东南天宇阔,白云飞处倍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子规

独立溪头闻子规,寸心欲折鬓成丝。

东风巷陌花飞处,细雨园林叶暗时。

顾我艰难频作客,经春愁闷强裁诗。

云山入望乡关远,徙倚长桥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